本文中讨论思科无线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政府、医疗、高校、金 融以及运营商等诸多领域,改变人们传统工作模式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选用思科无线解决方案,网络管理人员就可以安全地管理一个房间、 一个建筑物,乃至整个园区。新改进的思科无线安全套件使终端用户可以在享有无线网络所带来的自由和移动性的同时,确保整个网络的安全性。 ...详细
在一个Cisco 交换网络中间,已知某台机器的IP地址,如何找出它连接到了哪台交换机的哪个端口上呢?最方便快捷的方法使使用CiscoWorks 2000 LMS网管软件的User tracking 功能,图形化界面,一目了然。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两条思科交换机的设置与技巧。...详细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一个应用层协议,提供了SNMP管理者和SNMP代理间报文格式的消息通信。它规定了在网络环境中对设备进行监视 和管理的标准化管理框架,通信的公共语言和相对应的安全控制机制。SNMP管理框架包含有四个组成部分:SNMP管理者、SNMP代理、一个用于在SNMP实体间传输管理信息的管理协议、MIB库(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管理信息库)。 ...详细
OIF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光网络的互联互通,并进行ASON UNI和E-NNI的互通性测试和演示。OIF在智能光网络方面的主要工作是制定UNI和E-NNI接口技术规范,目前已经完成了UNI1.0 R2和E-NNI1.0(信令部分),UNI2.0正在测试过程中。OIF UNI1.0定义了一系列服务,如用来请求服务的信令协议、传送信令信息机制和辅助信令自动发现过程等。目前,UNI1.0主要集中在SONET/SDH的连接服务上,将来的UNI版本可能会涉及更多。...详细
Avaya新推出的客户交互应用套件让企业提供最合适的资源为客户服务,并采用视频流等新功能,从而对客户体验有更完整的把握。企业不同部门的人员,从呼叫中心、销售部门、物流、计费以及其他支持部门,不管他们的地点如何,都可以随时为客户提供服务。鉴于客户要求企业通过多种媒介来提供服务,Avaya推出的新功能还集成实时视频或是视频流,通过电脑或是智能移动终端进行交互的客户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新的分析功能还让企业通过实时监测和历史数据分析工具对客户体验进行管理和定制。...详细
虚拟主机服务商在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黑客攻击,常见的攻击方式有SYN,DDOS等。通过 更换IP,查找被攻击的站点可能避开攻击,但是中断服务的时间比较长。比较彻底的解决方法是添置硬件防火墙。不过,硬件防火墙价格比较昂贵。可以考虑利用 Linux系统本身提供的防火墙功能来防御。...详细
在Oracle 10g中,Data Pump版的导入功能能从其他数据库实例中直接导入,从而完全删除交换文件。第一步是定义一个数据库链接对象来识别源数据库,并提供登录资格认证。例如,芝加哥 的一个源数据库可以通过Oracle网络服务名CHI进行识别。Data Pump导入命令——impdp,现在能使用这一数据库链接直接访问远程数据。命令行参数NETWORK_LINK 通过数据库链接指向源数据库。...详细
PACS(Policy-based Access Control System)解决方案从基于用户的角度出发,形成面向用户的策略管理体系,可以独立地或者与现有的网络安全技术相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可对网络服务与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PACS不再依赖网络或设备的物理特性,而是根据网络访问者的身份和密码对其权限进行控制,实现网络的动态控制,为网络系统 的策略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证。从层次结构上,PACS可以分为4层:网络用户层、接入层、核心层、资源提供层。自下而上构成一个\\\"金字塔\\\"结构。...详细
做网络的单向访问其实实现的是防火墙的基本功能:我是内网,你是外网,我能访问你,但你不能访问我。所以现在假设RouterA的E0口所连网段为内网段,RouterA S0所连的网段为外网段,还假设我想做的是内网的PC机能ping通外网RouterB的S1口,但RouterB却ping不进我的内网。用ACL来实现类似的单向访问控制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ACL,叫Reflexive ACL。Reflexive ACL的配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outbound的配置,一部分是inbound的配置。...详细
为了能够部署一张持续盈利的业务网络,移动运营商必须充分考虑国内移动用户的发展情况、不同业务的发展情况及对未来业务发展的预测。用户发展预测的总体思路是:移动运营商先预测各省人口及移动普及率的发展情况,综合二者确定未来移动通信市场的大小,再预测运营商在各省移动通信市场的占有率,确定未来的用户数,最后预测各地市的TD-SCDMA用户的发展情况。业务预测的总体思路是:综合运营商提供的话务模型,并结合各地市的经济条件、移动通信话务量等情况,预测某个地方的语音业务量和数据业务量,选取不同的业务部署方式。 ...详细
全光网是指从源节点到终端用户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交换的整个过程均在光域内进行,即端到端的完全的光路,中间没有电信号的介入。基于波分复用的全光通信网可使通信网具备更强的可管理性、灵活性、透明性。它具备如下以往通信网和现行光通信系统所不具备的优点:省掉了大量电子器件、提供多种协议的业务、组网灵活性高、可靠性高。文中还分别介绍了全光网中的关键技术,如光交换技术、光交叉连接(OXC)技术、光分插复用、光放大技术。...详细
所谓典型局域网就是指由一台具备三层交换功能的核心交换机接几台分支交换机。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以太网络建立多个VLAN典型案例。...详细
对万兆铜缆以太网10GBase-T的标准化工作正在进行中,许多用户希望其布线系统的性能可以支持将来的发展,对他们来说,支持万兆铜缆以太网10GBase-T标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发这项技术的主要驱动力是成本,现实应用需要降低成本。万兆铜缆以太网10GBase-T技术标准的目的是用3倍的成本实现10倍的性能,衡量的标准是目前使用的最先进的以太网技术(以千兆以太网技术来衡量,成本是其3倍,性能达到其10倍)。对于大范围的实施万兆以太网来说,利用光纤传输的解决方案已经被证明过于昂贵,因此铜缆的解决方案得以被开发。 ...详细
路由选择算法就是路由选择协议用于决定达到目的网络的最佳路径的计算方法。路由选择算法越简单,则路由器将使用的处理能力就越小。这将减少路由器的日常费用。路由选择协议是三层网络设备路由器转发分组寻找路由的动态算法和方法,一个好的动态路由算法不仅仅能增加网络可利用带宽,降低路由器CPU利用率,还将更好的转发分组增加网络的稳定性。动态路由协议的开发和不断完善是计算机广域网的一个重要部分。...详细
本文主要介绍了局域网中最常用的三种网络协议。网络中不同的工作站,服务器之间能传输数据,源于协议的存在。随着网络的发展,不同的开发商开发了不同的通信方式。为了使通信成功可靠,网络中的所有主机都必须使用同一语言,不能带有方言。因而必须开发严格的标准定义主机之间的每个包中每个字中的每一位。...详细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商务活动很大程度依赖于现代化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数据的交换,信息的交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这些设备的大量使用也给企业带来了负担,提高了经营成本。尤其是跨国际的大集团、大企业更是为此付出了大量的资金消耗。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一项新的技术应运而生,它很好的将语音技术与网络传输相融合,使互联网络上既能够传输数据,又能够传输语音和图象。一路多用,充分的发挥网络的作用,减少了设备的重复投入,降低了成本,减少开支。这就是 VoIP 技术。...详细
标准规定的设计与测试要求信道必须符合应用性能,而这些信道却可能无法提供充足的富余量来担负许多未来高宽带网络需求应用。为了比较及验证6类布线方案比新近颁布的5e类标准能提供更好的传输质量及更快的网络速度,美国康普实验室最近利用三种高速、高密集信息量传输的应用系统进行了实验。所选的应用系统是270 Mb/s的串行数字视频信号,100BASE-TX视频流和100BASE-TX数据文件传输。并把同护套大对数共享线缆接入实验中,模拟最差条件下的近端串扰的干扰网络传输环境。...详细
MR200 2100是面向中小企业为部门级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应用而设计的高性能双路Intel XEONTM服务器平台。该系统采用800MHz前端总线,最高可达3.6GHz的主频、1M的L2 Cache、的至强处理器、支持超线程技术和DDR333内存,支持内存的热备和镜像功能,支持PCI-Express技术支持。同时,它拥有异常突出的可管理性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灵活选择不同的RME管理方案等特点。...详细
随着无线射频电子标签这一最新科技产品的投入应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的问题。清华同方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根据仓储管理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开发了《RFID仓储管理系统》。本系统应用中,将电子标签封成卡状,贴在每个货物的包装上或托盘上,在标签中写入货物的具体资料、存放位置 等信息。同时在货物进出仓库时可写入送达方的详细资料,在仓库和各经销管道设置固定式或手提式卡片阅读机,以辨识、侦测货物流通。...详细
方正圆明MT500是为企业重要部门的关键应用而专门设计的一款高性能部门级服务器产品。它采用双路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并结合了最新533MHz外频的双路至强与双通道ECC Registered DDR266所体现的高效性能,可以让系统在电子商务应用和WEB服务应用中比原有至强平台有超过24%的性能提升;同时,采用的业界领先chipkill技术和热插拔冗余风扇与电源等众多内部冗余技术能够使系统更长时间不宕机运行,为用户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靠性等特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