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设备主要会产生多种周期的、二进制脉冲型的电气或电子干扰,这些干扰可以通过电网电缆、信号线或其他导线传输,或者通过直接辐射的形式造成非期望的耦合而构成对无线电接收业务的潜在骚扰源。信息技术设备的骚扰源主要来自其内部的开关电源、CPU、晶体振荡器、多层印制线路板,并通过某一特定的界面端口(电信端口、电源端口以及机壳等)与其相连的线缆(电源线,信号线或通信线等)以传导或辐射的形式干扰无线电信号的接收。...详细
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线路压降自动跟踪补偿装置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装置以GPS信号作为TV二次线路两端数据采集的同步信号,同步测量TV输出端口和电能表输入端口的电压向量,结合锁相倍频技术,使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得到保证;并以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免去了铺设电缆的麻烦和安全隐患;通过D/A转换实时进行电压补偿,从而达到自动跟踪补偿的目的。...详细
由于行波的传播速度非常快(约为光速的98%),因此对行波波头到达线路两端时刻的时间精度要求非常高。在现场运行中,由于卫星信号调整、天线干扰以及GPS接收系统故障等原因,使得GPS接收系统可能在短时间内失步。这时不同厂站间GPS接收器发出的秒脉冲之间的相对误差可能达到几百μs。本文介绍一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并辅以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给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的采集数据帖上精确时间标签的方法。该方法显著地提高了时间标签的精度和可靠性。利用MAX PLUS II开发环境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详细
在3G来临的前夜,利用现有的网络条件开展无线流媒体业务,目前已经成为国内移动运营商的共识。在无线网络环境下,为移动用户提供手机视频服务,实现手机与电视的完美融合,已经成为3G最有发展前景的应用之一。移动流媒体业务是在无线网络条件下,采用先进的流媒体技术,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视、音频服务的手机增值业务。...详细
流媒体技术是一种专门用于网络多媒体信息传播和处理的新技术,该技术能够在网络上实现传播和播放同时进行的实时工作模式,相对于其他的一些音、视频网络传输和处理技术,流媒体比较成熟和使用,目前已经成为网上音、视频(特别是实时音视频)传输的主要解决方案。如何在现有网络条件下进行多媒体音视频数据的有效传输控制是目前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本文介绍了网络流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并阐述了应用于流媒体系统的各种传输模式及媒体价值链和运营模式。...详细
对应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际需要,曙光公司提出了采用基于机群架构的设计思想,选用最新的曙光TC4000L系统。曙光4000L是基于 Linux的超级服务器系统,也是当前国内最大的IDC数据处理主机,存储与处理能力均十分强大。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该系统最大可“在线”扩展到80个机柜,1300个CPU,每秒6.75万亿次峰值速度,4000GB内存,600TB存储,1200A最大电流,160千瓦最大功耗的海量处理系统,极大程度满足了学校的计算需求。...详细
Serial ATA 1.0定义了Serial ATA接口的连接器、线缆、物理层和协议,桌面计算平台是其主要应用目标。在2002年春季IDF上,Serial ATA 1.0的发起者APT、Dell、Intel、Maxtor和Seagate又牵头成立了Serial ATA Ⅱ工作组,负责开发具备服务器和网络存储设备所需功能及下一代信号速率的Serial ATA Ⅱ规范,而紧随其后的Serial Attached SCSI也没有满足于1.0版。...详细
SAS兼容SATA的能力非常重要,系统集成商和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大容量/高性价比的SATA硬盘与高性能/高可用性的SAS硬盘之间自由选择。不过,串行互连技术促进存储接口融合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实现起来要解决的问题还是很多的。SAS对SATA的支持可以从软件和硬件两个层面来讨论,其中双端口格外值得我们关注。...详细
包括SAS(串行连接SCSI)和SATA(串行ATA)- 克服了以上障碍,实现了更高的速度、可靠性和扩展性。当存储环境需要简化配置或优化成本/容量时,专为桌面应用而设计的SATA成为理想选择,而SAS则能为带宽要求更高的主流服务器和企业级存储提供所需的高性能、高扩展性和可靠性。SAS满足了诸如网上购物和银行交易等事务性数据应用环境中对高频率和即时、随机数据存取的需求。...详细
什么是SAS ?SAS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现在流行的Serial ATA(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并通过缩短连结线改善内部空间等。 SAS是并行SCSI接口之后开发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设计是为了改善存储系统的效能、可用性和扩充性,提供与串行ATA (Serial ATA,缩写为SATA)硬盘的兼容性。 ...详细
InfiniBand技术是一种开放标准的高带宽、高速网络互联技术。目前,它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厂商正在加入或者重返到它的阵营中来,包括Cisco、IBM、HP、Sun、NEC、Intel等。可以说,InfiniBand已经成为目前主流的高性能计算机互连技术之一。...详细
InfiniBand的应用范围一度曾局限于超级计算领域,不过如今作为企业存储互连技术,InfiniBand正开始流行起来。InfiniBand技术提供了低时延和10Gbps的现有速率,作为一种I/O互连技术,它将来的速率有望高达120Gbps。虽然几年前这项技术未能兑现早期的承诺,不过分析师和厂商们都认为,InfiniBand走出高性能计算(HPC)市场,进入企业的时机终于到来。...详细
长期以来,伴随着在更大的带宽和更强的处理能力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种I/O标准相继登场,现在,由218个成员组成的InfiniBand Trade Association(InfiniBand贸易联盟)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技术――InfiniBand。Intel等厂商也已开发出了相应的套件,如 InfiniBand Host Channel Adapter(主通道适配器)和InfiniBand交换机等。...详细
根据ILM的出发点,ILM是各种过程、策略和技术的融合,这三者将根据用户的策略对信息进行分类,把这些信息存储在一个层次分明的体系结构之中,然后根 据这些信息的价值、业务流程需求、用户访问需求以及保留/删除要求,在各层次之间透明地移动。如果部署得当,ILM系统将确保从信息生成到被删除期间,信息随着其价值的变化,在正确的时间移动至正确的地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