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网关功能是接入到IP网络的一个端点/网络中继或几个端点的集合,它是分组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接口设备,提供媒体流映射或代码转换的功能。呼叫控制和处理功能是软交换的重要功能之一,可以说是整个网络的灵魂。它可以为基本业务/多媒体业务呼叫的建立、保持和释放提供控制功能,包括呼叫处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检出和资源控制等。在网络从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的演进过程中,软交换必须能够实现PSTN/ISDN交换机所提供的全部业务,包括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还应该与现有的智能网配合提供智能网业务。...详细
由于软交换的技术优势和技术解决方案的逐步成熟,软交换技术在电信网络 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由于软交换技术新、变化大,对工程建设和维护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对建设原来的传统交换机,不仅软交换本身网络组织更加复 杂,而且还需要建设IP承载网与软交换紧密配合,调整传输电路,保障物理通道安全,这些工作大大增加了工程建设的难度。由于软交换采用分离架构, Server集中设置方式,需要维护体制相应发生变化,为未来维护管理集中化探路。...详细
软交换在理论上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是现有通信网络向下一代网络过渡的有效解决方案,但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若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加上软交换网络的诸多优势,其发展前景将非常令人瞩目。本文就软交换组网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包括与现有SS7网络的互通,大规模应用时的呼叫路由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对新兴的ENUM技术在软交换网络中的应用提出看法。...详细
花果山信息技术利用凌华的cPSB-800的系统平台所开发出的Softswitch平台,是VoIP市场上极佳的解决方案,以Softswitch为基础,透过标准的机房,提供各种VoIP通讯协议及设备共通的服务平台,不论是H.323、MGCP及SIP等通讯协议,以及IP Phone、Gateway、USB Phone或TA等使用者端设备,都能透过Softswitch平台进行话务交换及管理。是专为营运商及大型企业设计的全IP 网络通讯服务器,提供第四类及第五类局用交换机的功能,及局用的电话数码转换和路由选择功能。...详细
软交换是NGN的核心,是电路交换网与IP网的协调中心,通过对各种媒体网关的控制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业务层融合。软交换采用的协议在通信系统中,控制是通过协商解决的,相应地就必须有协议。在NGN体系结构中,软交换作为控制中心,正是通过支持H.248/MEGACO、SIP、SIGTRAN、BICC、H.323等多种协议实现的。文中还分析了目前厂家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来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会阻碍新技术的应用,相反运营商会与设备供应商一起冷静地解决这些问题,并积极进行试验,不断加以完善。...详细
菲律宾软交换商用案例采用中兴通讯先进的NGN解决方案,以灵活组网性,丰富的业务提供能力,高度的系统稳定性及良好的互通能力,为运营商DIGITEL的宽带数据网络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详细
mSwitch软交换体系架构建立在宽带分组网络基础设施上,系统单元间采用开放的平台和标准的接口,集合语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实现了PSTN/ISDN、PLMN、IN、GSM/CDMA/3G和CATV等网络的融合,其开放性体系结构降低了网络运营和业务开发成本,大大拓宽了网络运营商的运营模式。...详细
UT斯达康mSwitch软交换系统为运营商提供C4 VoIP解决方案,通过中继与中心交换局相连,实现与传统电信网络PSTN的互连,还提供标准H.323/SIP-T协议接口与现有的H.323 VoIP网络或与第三方软交换网络之间实现互通。...详细
UT斯达康mSwitch软交换系统为运营商提供C5 VoIP解决方案,保证了与现有通信网络的平滑过渡和无缝结合,通过中继与中心交换局相连,实现与传统电信网络PSTN的互连,还提供标准H.323/SIP-T协议接口与现有的H.323 VoIP网络或与第三方软交换网络之间实现互通。...详细
根据未来大规模商用组网的需求和扩展需要,中国联通软交换试验采用了多域软交换体系架构作为试验网络的软交换系统主干架构,不同软交换之间采用SIP/SIP -I协议进行互通。这种多域软交换架构为试验网的组网带来了许多新的特点,网络设备功能层次更加明确,能够为用户提供不同层次的接入方式,业务管理的层次更加细化。基于这个架构,可以开展软交换单域(单个软交换)、软交换双域(同厂家的两个软交换分级)和软交换互联互通(不同厂家的多个软交换分级)的测试,积极探索多域网络架构下软交换网络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详细
目前的软交换终端如IAD(Integratecl Ac-cess Device)设备、AG(Acce8s Gateway)设备、IP话机等普遍存在成本高、穿越NAT和防火墙困难、IP语音通讯安全难以保证等问题。本文介绍一种低成本的IAD设备设计方案.该方案彻底解决了软交换终端设备穿越私网和语音安全的问题。...详细
烽火NetSwitch软交换系统已经实现了在任何一个公/私网上提供全双向语音/视频业务的功能,并延伸出几种网络防火墙的穿越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软交换终端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网络通信问题,并且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推广性。NetSwitch解决方案旨在帮助电信运营商快速为客户提供新的业务以及创造新的业务赢利模式,使得现有的PSTN网络的业务能够与NGN相融合,平滑过渡到NGN;同时可提供原有PSTN网络难以提供的新业务。...详细
相对于融合方案软交换设备能完全地控制MediaServer。因此,该方案具有灵活的业务开展能力,能充分利用软交换提供的开放业务接口,方便运营商开展综合的媒体视讯业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多媒体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宽带IP技术的发展为满足这种需求提供了可能。在现在各运营商普遍面临同质竞争的时候,适时利用软交换技术推出多媒体业务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详细
由于有些运营商拥有 H.323 多媒体通信网络,而有些运营商并不拥有这一网络,因此,在建设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多媒体网络时,他们的建设模式是应该有所差别的。针对这一差别,中兴通讯作为在软交换领域和视讯领域均处于业界领先地位的设备制造商,分别提出了适应于不同需求的软交换和视讯互通的解决方案和面向下一代网络的多媒体软交换解决方 案。...详细
软交换概念自1997年首次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重视和认同。几年中,在众多制造商和运营商的共同推动下,软交换产品逐步趋于成熟,功能日益丰富,性能逐渐稳定,标准化工作正稳步推进,软交换技术正走向市场。考虑到IP网自身要彻底解决安全及QoS问题尚需时日的现状,本文在现有软交换网络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网元设备,并提出了新的组网思路,该组网方案有助于软交换网络向商用化目标推进一步,有利于传统运营商近期内软交换网络的商业部署。...详细
与传统PSTN(Public Switch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网络不同,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的呼叫路由实质上是根据被叫用户的地址确定下一跳软交换或者是直接定位到被叫终端。而被叫用户的地址可以是E.164号码、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器)形式或IP地址。本文重点分析在大规模下一代软交换网络中所涉及到的关键路由技术,这些技术对于发展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有着积极的意义。...详细
国内几大运营商也加入到软交换网络建设中,从引入角度看,无非有两种方式,一种从长途引入,优化和分流现有VoIP业务,如中国移动和中国卫通。一种从本地引入,快速提供业务,抢占市场,主要代表是两大传统固定运营商,由于南北拆分,各自在对方领地进行博弈,软交换恰好提供了技术手段。本文主要对软交换组网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着重分析软交换网络组织、IP承载网组织、安全性设计和编号等四个方面,并给出近期可实施的解决方案。...详细
软交换网络是业务驱动,以软交换为核心的网络由于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提出,它能以最快的速度独立于网络提供各种新的增值业务。但软交换网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它将最大限度地与No.7信令网、电话网、智能网等现有网络互联,它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详细
在宽带软交换中,固网和移动网中的SIP服务器的功能类似,实现网络融合相对简单。 融合的网络框架可以基于WCDMA中的IMS。移动的CSCF可以和固网SIP服务器融合,完成SIP信令的处理。MGCF完成与电路交换网络以及承载控 制分离网络的信令互通,即完成SIP信令和ISUP或BICC之间的转换,并通过H.248控制IM-MGW。MGCF可以分别由MSC Server和Call Server兼作,也可以由单独的设备承担。IM-MGW完成媒体格式的转换,例如完成AMR和G.711之间的转换,可以由固网和移动网相应媒体网关兼 作,也可以由单独的媒体网关实现。...详细
软交换机作为基于商用硬件平台,采用开放、标准、多协议和可运营管理的技术代表,将成为下一代通信网络(NGN)中重要而关键的系统和设备技术之一。本文对软交换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作了探讨。...详细